
配资股票公司开户
7年如何做好股票配资,足够让一座城市焕然一新;70年,足够让一个人走完一生;700年,足够让两个王朝经历兴衰轮回。
而在辽宁,有这样一家人,全家四代28口人,在同一个厂里上班,工龄加起来就有700年。
折算到一个人头上,相当于从元朝元英宗开始一直干到现在。
真的可以说如何做好股票配资是爷爷上完父亲上,父亲上完儿子上,就连重孙女毕业后,也坚定不移选择了同一个工厂。
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厂子,究竟是怎样的待遇,能让一家人前仆后继,把青春都奉献在这里?
今天,就让我们走进这特别的一家,感受一下一家四代人为了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故事。
金家四代沈飞人
展开剩余88%在辽宁的沈飞工业园区,有一张醒目的全家福照片。
照片是2001年拍摄的,自从沈飞航空博览园建成之日,这张照片就一直挂在上面。
仔细看照片上的字,不禁让人感到震撼。
2001年,金家三代沈飞人合影
原来这不是领导的全家福,也不是某个大人物的全家福,而是一个工人的全家福。
与其说这是一张全家福,不如说这是一张工友大合照。只不过这些工友的身份有些特殊,他们居然都是一家人。
也就是说,这23个人,是一家人,而且全部都在沈飞工作。
照片上年龄最大的人叫金连佐,他是沈飞的创业元老,还是沈飞早期为数不多的“八级钳工”。
在上世纪50到90年代,技术工人采用八级制。
金连佐就是最高级别,代表了顶尖的手工技艺和综合能力,在行业内,八级钳工还被誉为“手搓”航母的顶尖匠人。
1949年,38岁的金连佐,加入了沈飞的前身“鲁班部队”。
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汇集了各路手艺人的部队,它的全称是“解放军空军鲁班部队第五中队”。
金连佐这批人的主要任务,就是修理飞机和航空发动机。
而他这样的八级钳工,是厂里的“镇厂之宝”,除了能解决各样的技术难题外,还参加了第一架喷气战斗机的装配。
可以说,金连佐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第一代大国工匠。
1951年,沈飞成立,所沿用的班底正是“鲁班部队”的原班人马,而金连佐又是其中最优秀的。
无论是在技术上,还是在纪律上,金连佐都是很多工友学习的榜样。
在同事们的眼里,金连佐是个“闷葫芦”,平常就喜欢钻研问题,不该说的话一概不说。
那时候国家工业力量薄弱,飞机的制造和维修更是重中之重,而且有很多机密的东西,只有金连佐这类人能知道。
正是为了保密,金连佐才少说话多做事,成了工友眼中的“闷葫芦”。
而且怕泄露战机参数,只要工友一来家里,金连佐就让孩子们出去玩,然后把门锁的严严实实,之后才会讨论工作上的问题。
也正是这样,孩子们才觉得父亲神秘又厉害,从认识的叔叔阿姨口中,也总能听到父亲被表扬的事迹。
有这样一位父亲,儿女们感到特别自豪。
不过由于工作的原因,金连佐每天早出晚归,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很短。
因此每当他回到家,孩子们总会围在身边,他们非常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。
金连佐(中间戴帽子拄拐杖老人)
一天,忙碌了一天的金连佐回到家,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围上来,向父亲讨要好吃的、好玩的。
而这次金连佐没有像平常一样和孩子们聊天,反而从包里掏出了两本书。
一本《林海雪原》,一本《敌后武工队》,孩子们很诧异,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买过这类的书籍。
金宝林
不料接下来金连佐的一番话,让孩子们感到了深深的骄傲。
原来这两本书是金连佐攻克了战机的油泵技术难题,厂里给他的奖励,意义非凡。
而彼时的金连佐还不知道,四儿子金宝林最为激动,他一边看着书,一边下定决心要成为父亲这样的人。
金宝林
金连佐对沈飞的感情也很深厚,他觉得后代去沈飞,接替自己的事业,为国家做贡献是最好的。
他也有信心,在自己的教导下,孩子们肯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在儿女的回忆中,金连佐说的最多的就是:公家的东西不能拿,干活不能马虎、不能偷懒,在家里不要当着外人谈工作。
就这样,在金连佐潜移默化的影响中,金家第二代人,大部分都跟随父亲的足迹,成为了沈飞的一员。
金宝林更是在18岁就进入了沈飞工厂,一直在这里兢兢业业工作了42年,而且从未出过差错。
后来,金家第三代人,也都被父辈影响,踏入了沈飞这个大家庭,为中国航空的事业做贡献。
也正是在2001年,金家已经有了23个人在沈飞工作,这在当时也成为了一桩美谈。
而且金家人都延续了金连佐一丝不苟,认真做事的优良作风,为沈飞的建设添砖加瓦。
当然,因为专业和兴趣不同,金家人从事了不同的飞机维修制造工作。
金家四代金丽娜
经常有人调侃说,金连佐一家人里有车工,有数控,还有干热处理和装配的,如果条件允许,一家人在家里都能造飞机了。
在2010年,沈飞里的金家人又多了一代。1992年出生的金丽娜是金连佐的重孙女,她考入了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,毕业后如愿进入沈飞。
如果算上金丽娜,沈飞里已经有了四代28个金家人,一家人累计工龄足足有700年。
如果说儿子进入沈飞,是得益于金连佐的传承,那么孙子金波放弃考大学进沈飞,重孙女毕业后毅然进沈飞,完全是家里传承下来的航空精神所影响。
金丽娜
有人说,金家人不断进沈飞,是为了谋取好前程,可不管是金连佐,亦或是金宝林、金波等二代三代,从来没有躺在父辈的功劳薄上不劳而获。
他们全部都在各自岗位上精益求精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。
可以说,正是有了金家人这样默默奉献,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匠人,我国各种事业才能不断腾飞,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!
发布于:河南省Powered by 哈尔滨股票配资公司_配资股票公司开户_杠杆配资服务平台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